我的信息方法论:原则与实践

ddlee · July 2, 2018

引言

很多人都谈,我们处于一个信息过载的状态,这个时代唯一稀缺的资源便是我们的注意力。作为个人而言,如何在数字时代更健壮和自信地生活?我将在这篇文章里试图梳理自己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的态度和思考,以原则和实践分别叙述出来。

原则

模型

信息+信息所依托的形式—>渠道—>接收者—>对接收者产生影响

上面的逻辑粗线条地描绘了我所理解的信息价值Pipeline,其中有三个关键点:

  1. 信息不仅包括内容,还包括来源。就我对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观察来看,我有高度依赖先验的习惯。在对一条信息的内容做出处理时,以来源为代表的辅助信息就至关重要,它们是我在对内容做出判断之前的优先处理的对象。我们对信息的要求应该是严苛的:我们远不应止于读出构成语义的部分,对这部分语义来源的考察,支撑其语义成立的其他信息等等,都是必须要认真处理的部分。举例来讲,任何一个提供下载文件的连接旁都应该附加其某种编码(如MD5),来方便验证这一文件的来源。

  2. 所使用的工具应该辅助我选择,而不是替我选择。这里“辅助”的边界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解释,一般来讲,我仅仅要求工具帮我提供筛选信息的界面,但我也对相对准确的部分个性化推荐引擎保持容忍。我抵制“热门”式的大众化推荐。从这一点上讲,我对工具提供的接口水平保持高度的敏感,我常常会注意某项工具和服务替我做出了哪些选择。

  3. 信息在被应用之后才产生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针对个人的发展来讲,而非通过倒卖信息等获得的经济利益。信息通过个人的验证、处理、应用后,构成个人观念或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在之后个人的工作、决策等活动中起到帮助作用,这是我对信息对个人产生价值的基本逻辑。在无法将信息及时应用时,让信息参与自己的思维活动如写作,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包装”:筛选信息的依据

包装这个词其实有些笼统。我所指是信息在被理解为实际语义前被附加的部分,也是我们的语言系统所解构的部分。更具体地,这则信息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语气情感、论证方式与逻辑链条等等。解构这些包装是我们的语言系统自动完成的,而它们对精准理解信息所表达的语义又相当重要,甚至会影响我们对实际语义的判断。远如古诗文的修辞、近如信息传递人的表情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理解信息的过程。

因而,对信息“包装”的判断是筛选信息的关键之一。就我个人而言,情绪化、修辞/修饰语滥用、判断多于论证等现象常常是我主动屏蔽很多信息及其来源的依据,而不幸的是,就我的观察,大部分信息都存在这些弊病。

媒介:信息还是体验

马克卢汉有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信息。信息本身依托媒介存在和传播,而它本身也被媒介所塑造和筛选着。

纵观我们的文明史,语言的产生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入高速发展的关键事件,再至,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让我们的文明信息找到了DNA之外更加廉价和方便的传承方式。从进化的角度看,文字,是最古老也是我们的语言系统最先适应的媒介形式。

我曾在自己的萧爽楼博客的关于页面这样赞美文字:

文字太模糊了,不足以让你记起全部的细节,你只好亲自走回去,回到青葱的岁月,像看故事里的人物那样看看那时的自己;

文字又太准确了,这些陌生又熟悉的字眼,这些亲切又早已忘却的句子,就像当年的自己把故事亲口哼唱给你听,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文字脆弱,却又力量无穷。

用文字表达和理解文字的过程是要求大脑的语言系统充分参与的,而这也是塑造我们自己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的重要时刻。相比后面要谈到的媒介,文字是最“累”的,但却是最有质量的。

近代以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机会通过更贴近感官的方式理解和传达信息。但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是,信息的内涵被扩展了:它有时退化成了并不需要语言系统参与的纯粹的体验。

从追求特效和视觉震撼效果的好莱坞电影和短小、高重复的视频流,这些媒介在事实上剥离了信息本身,它们仅仅在传达一种可以让你轻易触达的体验。在我看来,有这些特征的媒介应当引起警惕,它们并不是在传递和记载信息,那些只是体验而已。

习惯接收和处理体验而非信息会造成懒惰,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简化原本需要复杂表达和精确表述的情感和语义。

举例来说,我几乎不用EMOJI之外的任何表情图片,我会尽力用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达。在真正要描述自己的感受时,如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熊猫人的郁闷脸,对我是莫大的悲哀。遗憾的是,这些表情正蚕食着我们的聊天甚至阅读环境,它们所传达的体验正替代着本应由语言发挥的信息表达功能。

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并没有在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给予学生健康的指导,而且就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看,作文竟然被迫还要承担一部分政治教化的功能。

作为接收者的交互,渠道之角色

在信息的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本来是一次性的传递。周期性的发送和接受,则构成了信息分发的最原始模式:订阅。

对接受者而言,订阅是其把控的主动选择。报纸、杂志是订阅模式较早的例子,在这些媒介下,信息的创造者(报社)自己控制分发的渠道,创造者和接收者之间形成简单的二元图关系。

而当传播和接受的需求逐渐扩大时,二元图模型维持这样庞大和规模化的分发任务的弊端就显现出来。这时,渠道,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传递节点,开始在信息的产生和接收两端起到标准化和整合的作用。这一点,映射到商品市场上,就是超市的产生:顾客无需去不同品类的商店分别购买商品,而是与作为中间商的超市交互。

在互联网领域,搜索引擎逐渐代替门户网站的功能,成为互联网这一媒介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整合者,而在整合过程中加入有目的的信息——广告,就形成了搜索引擎公司的商业模型。

随着渠道作为整合者角色的加入,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推荐成为了一种新的信息分发模式,与订阅的二元化选择相比,推荐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也使得交互过程能够反复进行。

然而,推荐在某种程度上是渠道的夺权:作为接收者,我们让渡了一部分自由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作为创造者,我们接受了来自渠道的筛选;对于两方来说,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渠道的挟持。

认识到这一点在信息收集渠道的选择上至关重要,我需要认清渠道代表我作出了哪些选择和判断。

我为什么选择RSS

我最推崇的一项技术(更多的应该是一份协议)是RSS,全称Rich Site Summary。

RSS可以理解为信息产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约定的一份公约,它是遵循原始的订阅模式:由产生者为新内容提供一份标准化的摘要,而接收者则使用通用的代理程序定期检查和抓取这份摘要。RSS以不触及信息本身的方式标准化了产生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互,并保留了各自原本的权利。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大部分渠道像个市场,到处充满了叫卖的商贩,它让你体会到选择的丰富之时,精力也被眼花缭乱的广告分散,而RSS则像是一份邀请你到某个并不相识的人家中(博客)做客的信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也谈社交平台

对我来说,社交平台并不成为信息的来源,至少我不期待它能够发挥多少作为信息来源的作用。如我在信息的包装一节中所谈,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种短信息流是相当差的信息组织形式,它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完整地传达一个可以自证的观点或是客观描述一项事实。我从来不会把它们当作是信息的来源,它们仅可作为一项索引,向我表明某件事情可能值得关注。

在这一过程中,好友也作为信息的筛选着和分发者,他们所提供的意见则可在相当程度上为信息提供是否值得进一步审阅的根据。大部分情况下,社交平台只会发挥其沟通和通讯的功能,我不会在上面花费更多时间。

实践

我所理解的信息处理实践的框架,有三个关键的维度:信息类型、时间质量和处理状态。于是,信息处理的问题可以表述为:如何以合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使不同类型的信息达到适合的处理状态?

信息类型:质量有几何?

按照信息密度和处理难度等,我将信息分为学习材料、观点评论、科普知识、资讯和噪音。这些类型间的边界,各人自有各自的尺度和偏好,重要的是给信息分类的意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你的等价关注

学习材料

对学生而言,学习材料的一个明显例子就是教科书。更为深入一点,定义学习材料的应是其代表的权威性和复杂性。权威性意指其可靠程度,科学理论、实验事实等均在此列,也可延伸至领域经典的论文、专著、报告等。而从复杂性来讲,则是我们判定这一材料的价值和内化这一材料所含信息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多少,如某一前沿的科研工作、某一门语言、某一个程序库、MOOCs等。

对学习材料的处理还应包括其收集过程,我们常需要针对某一主题建立材料库,这一过程也需要相当的判断力和精力投入。

观点评论

这一类型可被认为是“二次知识“(乃至N次,又或许一次知识并不存在),通常是某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观点,逻辑性和事实性兼具。对这类信息,比较重要的是判断其能否”自圆其说“。即论证的方式是否合乎逻辑。比较容易陷入的陷阱是从事实和结论出发去判断信息(即以自己预定的态度和判断来评定文章质量)。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是学习材料的易理解版本,可供快速、浅层地了解某一较为专业的概念和事物。

资讯和噪音

这一类型信息应当说占据了我们平常所接收信息的绝大多数。它们常常比较碎片,可讨论和挖掘的空间很小或是价值不大,甚至跟自己毫不相关。

时间质量:精力有多少?

作为信息处理的主体,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可支配时间必定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有了对信息分类的意识后,时间和精力的安排也就不言自明:用精力充沛、较长的时间段去处理高质量的信息,如学习材料和观点评论等;而碎片化的时间用于浏览科普知识和过滤资讯。

再深入地,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管理要有节奏感,即也有分类意识:并不是每一分钟都有同样的质量

处理状态: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如我在原则篇所述,信息处理的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观点、技能等,以便在日后的决策中提供帮助。信息被内化才产生价值。

那么,如何内化信息?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表达。

表达可以是某一主题的文献综述、总结报告,也可以是对某一观点的总结式评论或反驳,还可以是不经意的一次自言自语。

表达的实质是,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更精细一点,对于学习材料,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性的实践来应用知识;对观点评论,应总结其逻辑、指出薄弱处;对科普知识、资讯和噪音等,概括、转述等都是一种表达。

表达的关键是完成从接收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换:写作、跟朋友交流都是很好的方式。另一个可操作的举动是:放下手头的文章,目光投向别处,回想和梳理文章的逻辑和要点,并默念出来。总之,不要让自己总是保持在信息的终点,努力成为一个起点

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信息处理的最终状态,但也可有中间形态作为中转:

  • 稍后再读:等待高质量的时间集中处理

  • 收藏: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交叉阅读,或是等待查阅

总结

信息,俨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跟它相处、使用它、内化它、创造它,是我们作为数字时代移民的终生话题。

最后,我在推荐页面提供了我所使用的工具和信息来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