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文字创作不完全指南

ddlee · October 18, 2018

本文力图为有在线表达意愿的读者提供一份思考和行动指南,更期望能够引起对“网络空间中的表达”这一主题的讨论和交流。

我所指的表达和创作

在本文中,表达和创作是相当狭义的。我所指的一个核心部分大概可以表述为“完整地叙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这个核心出发,可以较为充分地表达自己所感所想的以__文字__为主要媒介的体裁都可以容纳进来,比如游记、小说、影评等等。 我在这样的定义里,强调的部分在于观点的__完整性__和__自主性__,期望文章能够有比较严谨而有讨论空间的论点、自主且合逻辑的理由等,通常,这样的文章不仅是一个表达窗口,而且是思考与整理的过程,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

为什么要使用文字进行表达和创作

“要表达和创作”

我们每个人都很精彩,都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路。表达和创作一方面方便他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也能作为交换认识到他人的想法和思路,如果能够碰撞成火花,那真是一件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对自己而言,表达和创作实际上是__内化自己接收到信息__的过程,而且这种内化远比记忆等要深刻和持久。如果再现实一点,表达是输出影响力的第一步,而影响力,则是一项资源。

“使用文字”

如果有能力,音乐、绘画、剪辑等也是非常棒的表达和创作方式,但这些往往需要相当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使用文字是最容易的方式。毕竟,我们都接受过基本的鉴赏和写作锻炼,尽管这些锻炼的结果是让很多人丧失鉴赏和写作的能力。 更进一步的理由是,使用文字表达可选用的工具和平台非常多(相比其他方式),我在下面的“工具与行动篇”会提供一个横向的比较。

以及一些担忧

依据我的观察,除了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外,大部分人的表达渠道相当单一和局限,并且跟我所指的表达相去甚远。微信群聊天、朋友圈转发/评论、微博发言/评论等,已经占据了我们相当大的表达精力和空间,而这些渠道中的信息形式常常不能满足完整性和自主性:篇幅太短且实时性要求高,往往__情绪化和未经严肃审慎的思考__。 而且,表情的泛滥也在一点一点侵蚀文字的表达功能。“捂脸哭”、“笑哭”等Emoji被严重地滥用,以致达到了“含义过载”的程度,早已丧失其原本的表情传达意义。以“熊猫人”、“蘑菇头”为代表的图片表情甚至超出聊天环境,出现在很多科普、观点类的网络文章中,比如“我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表情】”这种表达,常使我感到悲哀。 表情却有其形象化的优势,但滥用实不可取。过分地接受和使用这些表情实际上是__体验传达代替了语言表达__,弱化了我们的思考过程。这些担忧可以部分解释我自己从不使用微博、也很少使用微信朋友圈。

思考与规划篇

内容

内容方面各有各的选择,我的期待是至少自主,即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对某一事件的评论、对某一文章观点的反驳、怀念某段感情的小说、记录某次旅行的游记、进行某次购物决策时的思考、学习某项技术时的笔记、影评书评等等,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内容。千万不要担心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只要有生活,就有内容

定位

定位方面可以就自己的目的而定。若是仅作自我纪录,则无所谓定位。而若期待将自己作为一个IP来运营,则可在定位的人群方面仔细谋划一番,提供哪些被需要的内容、如何说服、选择哪些平台来宣传推广等,都是值得规划的问题。这些方面,大都可以在有更现实需求的领域如公众号运营找到借鉴。

精力

自己能在表达和创作方面投入多少精力,也是值得认真考虑的。在初期投入太多往往会难以坚持,这项事情不应被期待会有像其他投入那样有现实的反馈和回报,而我们常常诸事缠身,放弃是一个再容易不过的选项。在下定决心做出行动前,最好对自己的精力分配有一个真实的估计和预算上的规划,如每星期能够拿出几个小时、能够支撑起的更新频次等。

工具与行动篇

人机协作的维度

这里“机”的含义是广义的,泛指我们所借用的外部工具。如本文题目所示,我们要讨论的是在线的创作,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平台是必要的,我将列举出我所观察到的协作的维度,以提供指导性的思考坐标。

编辑接口

编辑接口是指我们编辑文字时面对的接口,这一接口并不固定,因为对于发布来说,你只需要传递文字和图片即可,我们完全有充分的空间脱离所用发布渠道提供的编辑器,而选用专业的写作工具、文本编辑器等。但是,对于定制性较差的渠道,使用其提供的编辑器却是最方便的,不必担心格式等问题。比如,QQ空间编辑器、论坛的发帖编辑器等等。随着所用渠道的定制性提高,我们可以在创作和发布间添加一层__作品状态的抽象__,此时,Markdown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允许以轻量的方式标记文字格式,并被大部分写作工具和发布渠道很容易地支持,且在创作方面相对纯粹。

定制性

定制性可以理解为我们对自己作品的控制权。创作之时,我们对内容是有完全的掌控的,但发布之时,内容的格式、分发的渠道等,却受到所用平台的限制。本文所指的“在线创作”通常是以网页的形式发布的,对比来看,QQ空间仅提供有限的富文本形式、受控的媒体来源和封闭的传播范围(无法被搜索引擎检索),而自建网站则可以有个性化的域名和logo,可以定制页面的风格,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最大化传播范围等等。

分发渠道

分发渠道是指我们的作品传播的途径和所能传播的范围,可以认为是定制性的一个方面。少数平台的内容是不可以被检索到的,如QQ空间,而大部分网页是可以被自由访问和链接的。使用平台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平台自动带来流量,选择自建网站则可能相对依赖搜索引擎或是自己在社区等的宣传。

推荐与比较

本文题目中的“不完全”指这一部分。对于工具和平台,我也只是尝试了很小的一部分,下面仅仅列举出一些例子并按上面的维度进行评述,供读者选择,排序基本按照定制性(作者控制权)依次提升。

社交网络 Social Network: QQ空间/微信公众号

  • 编辑接口:专用编辑器
  • 定制性:少量格式文本,有限的信纸模版
  • 分发渠道:受限,但会得到稳定的推送

这种形态定制性最差,却不妨作为表达和创作的起点(QQ空间应该在事实上是不少90后的表达起点)。据我了解,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仅能通过搜狗检索得到,且所有外链只能通过“阅读原文”实现,这是令我非常厌恶的地方。要知道,超链接是WWW建立的一个核心,即网页是可以通过链接自由跳转的。

论坛 Forum: 百度贴吧/威锋论坛/人大经济论坛

  • 编辑接口:专用编辑器
  • 定制性:少量格式文本,统一页面风格
  • 分发渠道:受限,但自带论坛流量

论坛的读者常常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些场合表达观点常常会被容易理解,但由于不同的论坛机制和论坛读者,是否适合严肃创作还是要单独讨论的。据我的观察,跟帖方常常不会完整自主地表达观点,难以形成有效的讨论(因话题而异,若专业性非常强,还是相当值得考虑的)。

社区网站 Community: 知乎/豆瓣/Linkedin/Quora/少数派/掘金

  • 编辑接口:专用编辑或导入文件
  • 定制性:富文本,统一页面风格
  • 分发渠道:半开放,自带话题流量和推荐,部分可以得到稳定推送

知乎/Quora这样的问答平台通常有话题机制,容易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和获得反馈,且能被检索,传播范围相对广,通过关注机制还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流量。少数派等作为媒体,也接受相关投稿,可以透过其影响力为自己的作品带来流量。这一类型是我比较推荐可供非技术背景的写作者选择的平台。

创作平台 Publishing Platform: 简书/Lofter/新浪博客/博客园/CSDN/Medium/GitBook/LeanPub

  • 编辑接口:专用编辑器或导入文件
  • 定制性:富文本,有限的主题风格
  • 分发渠道:容易被搜索引擎索引到,自带网站流量和推荐,部分可以得到稳定推送

这类平台提供较统一的页面风格和内容管理发布功能,部分也有关注机制可带来稳定流量,是我最推荐的非技术背景(或懒于折腾)写作者的创作平台。后两者GitBook和LeanPub则是开源的图书在线出版服务。

博客平台 Blogging Platform: WordPress/Ghost/Blogger

  • 编辑接口:专用编辑器和写作工具支持
  • 定制性:富文本(+网页格式),丰富的主题选择,自定义风格定制,甚至支持自编程序,部分也支持个性化域名
  • 分发渠道:搜索引擎和部分平台流量

此类平台通常以博客程序为核心,提供编辑、发布和托管的一站式服务。提供的风格选择也较为多样,且有较为丰富的插件扩展,可供进阶写作者选择,也适用于有较高定制需求的写作者(比如建立个人主页)。不过不少类似服务(或其高阶功能)是付费使用的。

自建博客程序+托管服务 Self-Hosted Blog Software + Hosting: WordPress/Joomla!/Drupal

  • 编辑接口:专用编辑器和写作工具支持
  • 定制性:富文本(+网页格式),丰富的主题选择(支持二次开发和修改),自定义风格定制,个性化域名和托管控制
  • 分发渠道:搜索引擎、自我推广

这种选择通常需要一定的技术学习负担,需要简要了解网站伺服、博客程序运行的过程等知识。以最广泛使用的WordPress为例,需要自己配置后端数据库,并学会使用控制面板来搭建博客程序所需的运行环境(如LAMP)。如果要使用个性域名,则还要配置解析等;如果托管服务在国内或是域名为.cn等后缀,则还会被要求备案。当然定制性也会更高,除博客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外,甚至可以在开源博客程序基础上自己添加功能。这种选择可以成为有折腾精神或是未来会从事前端开发的写作者的起点。

静态网页生成器+托管服务 Static Page Generators + Hosting: Jekyll/Hexo

  • 编辑接口:文本编辑器及自由选择写作工具,建立作品层抽象
  • 定制性:几乎完全的网页控制,可充分定制的主题及页面风格,个性域名和托管控制
  • 分发渠道:搜索引擎、自我推广

这类选择跟上一组合类似,只是所提供的页面并非由博客程序生成,而由本地程序生成后上传至托管服务。同样也需要部分技术学习负担,但对网页几乎有全部的控制(你可以单独用HTML做一个个人网页)。Jekyll和Hexo都是这样的生成引擎,它们将我们创作的Markdown格式文档处理为HTML网页,并通过插件或其他方式上传至托管服务,用户直接访问网页,也较博客程序对伺服服务器的要求更低一点。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对主题或插件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选择同样推荐给有折腾精神或是未来会从事前端开发的写作者。 包括此项和上一项已可以认为是具有足够灵活性的创作方式 ,也是网络上教程资源非常丰富的两选项,更进一步的网站开发等将超出本文的范畴(而且我也并不熟悉)。

管理型托管服务和渲染引擎 Managed Hosting and Rendering Service: GoDaddy/七牛CDN/GitHub Pages/Netlify

这里单独谈一下托管服务,适用于上面提到的后两种选择。我们的网页需要托管到服务器上,但根据需要可以有不同的使用层级。管理型托管服务或称“共享主机”是提供商建立了一层管理抽象后提供给用户的,用户面对的接口为主机面板,通过此面板可以实现建立网站、安装博客程序等功能,背后的硬件资源则是共享的,如GoDaddy。七牛云CDN和其他云服务商提供的对象存储功能,则是提供了一部分在线的存储空间,可以用来存放静态网页(不支持博客程序)。而GitHub Pages和Netlify等则提供了对于某类模版引擎(即生成器,如Jekyll)的渲染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将编辑的Markdown文件上传,由服务提供商来渲染为实际看到的网页(当然此时定制性便有所收缩)。托管服务中自由性最高的是下面的自管理托管服务(或称VPS,虚拟私人主机)。

自管理托管服务 Unmanaged Hosting(VPS): AWS EC2/AliYun

这类服务直接提供给用户可供远程登录的虚拟主机(物理主机上一层抽象,可理解为系统内存和RAM的关系),具有远不止网页伺服的操作空间。我们可以在其上自行搭建伺服环境和博客程序(或上传静态网页),并对整个过程有相当充分的控制权。使用国内云服务商提供的主机时,需要考虑备案。

拾遗

我上面列举的是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我未曾试用的服务,如头条号、豆瓣阅读等写作计划、SquareSpace等网站搭建平台等,都有各自的人机协作维度上的权衡和选择,希望读者能够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所能付出的精力,审慎选择,也希望其他平台的创作者在评论中补充本文未及的渠道工具等。

结语

在我看来,表达和创作是自我能量释放的一个窗口。没有一个人是贫乏的,也没有一个人注定沉默。希望本文给读者提供规划上和行动上的参考,欢迎大家评论交流。